膠輥的選擇
膠輥作為印刷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好壞與印品質量息息相關。在此,本文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膠輥等問題進行介紹。膠輥的選擇印刷企業在購買膠輥時,應該考慮膠輥的以下幾個特性。
1、潤濕性
膠輥的潤濕性決定了膠輥對水和油墨的親和力。墨輥只有具有良好的親油抗水性能,油墨才能在其表面良好地鋪展,這也是打勻墨的基本條件。對于水輥來說,要有極好的潤濕性,以使其表面能形成薄而均勻的水膜,保證潤版液的適量供應。因此,在選擇水輥時,應該選擇帶有極性基團(例如氰基、–Cl等)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水輥。
2、高彈性
由于膠輥在輸墨(水)裝置高速運轉過程中經周期性滾壓,會受到敏彈性、滯彈性和塑性三種形變的影響,因此,要求膠輥具有高彈性。
3、吸振性
吸振性好的膠輥可避免其在印刷機高速運轉時產生上下跳動的現象,減少共振的能力強,有利于保護印刷機的設計精度。
4、耐磨性
在選擇膠輥時,應該選擇耐磨性較好的膠輥,這樣的膠輥容易保持其表面的毛細空隙,防結釉能力強,潤濕性能夠得到良好維持。
5、耐高溫性
膠輥在運轉過程中,受到滾壓、摩擦等的影響,會產生熱量,因此,耐高溫是延長膠輥自身壽命的重要保證。
6、能量傳遞性
良好的能量傳遞性能夠確保膠輥自身不積存能量,從而緩解膠輥運轉過程中由于滾壓、摩擦造成的溫度上升。
7、黏性和清洗性
表面平滑、光潔、細膩且具有柔韌性的膠輥,油墨不易滲入。同時黏性強的膠輥能吸附印刷過程中的紙粉、紙毛及塵埃,清洗性也會更好。
8、抗腐蝕性
膠輥要有良好的抵抗油墨中溶劑、清洗劑以及潤版液中的化學物質侵蝕的能力,使用壽命較長。
膠輥的使用與保養
1、膠輥壓力的調節
膠輥壓力是否適當直接關系到傳墨、勻墨的效果,同時也直接影響膠輥的壽命。例如,軟質墨輥在和硬質墨輥接觸的過程中,如果壓力偏大,一方面會使軟質墨輥的輥體受壓變形,在連續的滾壓過程中受熱膨脹,油墨因受熱黏度下降,絲頭變長,易引起飛墨故障;另一方面,軸承軸孔也會因過分受壓運轉而受損。此外,靠版壓力太大,一是會劃傷輥體,二是會加劇印版磨損,減少耐印力;如果偏小,則易布墨不勻。膠輥壓力的調節方法為增加50%的壓痕寬度相對需要增加250%的膠輥壓力;增加100%的壓痕寬度相對需要增加725%的膠輥壓力。所以,在不影響印刷質量的前提下,膠輥越輕越好。對于新安裝的膠輥,要在第一個月檢查一次壓力,然后在第三個月再檢查一次壓力。
2、膠輥的保養
在實際生產中,膠輥的保養工作經常被忽視,導致膠輥的使用壽命縮短、維修費用上升和印品質量難以提高等問題。因此,做好膠輥的保養工作十分重要。
(1)膠輥的軸承、軸頭要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膠輥軸頭、軸承的精度直接影響到傳墨、勻墨的效果。若潤滑不良,則易引起膠輥軸頭、軸承的磨損,必然導致印刷墨色不均勻故障。所以,印刷企業平時應勤給膠輥軸頭、軸承加注潤滑油,以防止機件磨損膠輥,影響正常使用。
(2)空轉保護
對于沒有安裝墨路離合裝置的墨輥來說,當處于空轉狀態時,應該加入墨輥空轉保護劑,以防止輥體因受熱而受損。通常,墨輥空轉保護劑的有效期是16小時,所以16小時后應該重新涂抹。
(3)閑置膠輥正確存放
當膠輥處于閑置狀態時,應該用紙或塑料將其包好,并支起膠輥的兩頭,使其處于不受力狀態。膠輥應放置在通風陰涼的房間內,保持溫度為10~30℃,相對濕度為50%~80%。
3、膠輥的清洗
保持膠輥表面清潔,可以提高其粘性,以實現良好的傳墨、勻墨。污垢不同,膠輥的清洗方法也不同。

(1)油墨類污垢
對于新鮮油墨,可以直接用清洗劑洗滌;對于半干油墨,由于其已停留在膠輥表面一定時間,正由固著狀態向干燥狀態過渡,并且一部分已經進入到膠輥的毛細孔內部,因此必須用專用的清洗干結油墨的清洗劑起積水(分為墨輥用起積水和水輥用起積水兩種)加以清洗;對于剛剛完全干燥的油墨,其相比半干油墨來說,對膠輥的附著力更強,且隨著膠輥的不斷運轉,進入到膠輥毛細孔內部的部分更多,需要用換色膏進行清洗;對于干燥很久的油墨(俗稱“死墨”)來說,需用死墨去除劑進行處理。
(2)結晶化合物類污垢
結晶化合物主要由硬度較大的印刷用水以及紙張涂層中的鈣質沉積在水輥和墨輥表面形成。水輥起積水可有效去除水輥上的結晶化合物,墨輥鈣質去除劑可有效去除墨輥上的結晶化合物。
(3)釉化物類污垢
長期運轉的墨輥,其表面會變得非常光滑,傳墨性能也會隨之嚴重下降(不下墨,不下水),導致印刷機無法正常運轉。這時需要使用起積膏對其進行處理,以去除其表面的釉化物。
常見的膠輥故障及其解決方案
1、熱老化
膠輥受熱會加速脫硫,產生熱老化,表面發粘、變軟,甚至出現桔紋狀裂縫,這時只能更換膠輥。
2、掉塊
油墨在利用膠輥進行傳遞時,如果過早干燥,由于干結的墨膜延展性下降,在滾壓的過程中,膠輥表面會隨著墨膜的龜裂而破壞,從而造成膠輥掉塊故障。油墨過早干燥的原因主要是油墨中添加了過量的干燥劑,沒有按要求及時清洗墨輥。此外,如果膠輥制造過程中溫度過高,表面碳化嚴重,則在印刷過程中,也極易出現掉塊現象。對于此類故障,只能更換膠輥。
3、表面釉化
在印刷過程中,油墨中的有機物、無機物,潤版液中的親水膠體,紙張中脫落的填料、涂料等會在膠輥表面形成一層“亮膜”,使得墨輥表面釉化,傳墨性能下降,這時需要使用起積膏對膠輥進行處理。
4、表面結晶
結晶化合物主要是由印刷用水硬度較大以及紙張涂層中鈣質沉積在墨輥及水輥表面形成的。使用水輥起積水可有效去除水輥上的結晶化合物,使用墨輥鈣質去除劑可有效去除墨輥上的結晶化合物。
5、膠輥膨脹
膠輥出現膨脹現象,除了受熱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潔劑使用不當,使得膠輥表面發生了溶脹。避免此類故障的方法是選擇適當的清潔劑,例如酒精、煤油、輕油、輥清洗劑等,而常造成膠輥溶脹的有機溶劑有甲基乙醛酮、三氯乙烯、丙酮、環甲烷何香蕉等,應避免使用。
6、周向條痕
除了結晶化合物會引起類似的周向條痕外,硬質的墨輥上干結的墨皮等也會在運轉過程中劃傷軟質膠輥的表面而形成周向條痕。此時必須使用死墨去除劑去除干結的墨皮�機溶劑有甲基乙醛酮、三氯乙烯、丙酮、環甲烷何香蕉等,應避免使用。
7、水斗輥吸附油墨
鉻質膠輥表面吸附潤版液后能與油墨充分隔離,但是過量的潤版液以及酸性過強的潤版液會加重油墨的乳化,乳化后的油墨會隨著回水路返回到水斗輥中,水斗輥上吸附油墨后就會造成潤版不良、局部水小的故障。此時必須及時清除水斗輥上的油墨,同時調節潤版液的使用量和酸性。
8、水輥兩頭濺水
印刷過程中靠版水輥兩頭有水滴滴落在承印物上,會造成紙張變形、印品上出現水痕,影響印品美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水斗輥與計量輥的長度差超過了允許范圍,即0.5mm。此時需要調節水輥長度,使其與計量輥的長度差小于0.5mm。
美聯興油墨
微信號:szmlx666(←長按復制)
——品精專攻——,UV油墨光輝十六載!